5月16日,一行人顶着绵绵细雨走在洱海边,一路调研洱海流域截污治污工程体系运行情况。他们中有一位戴眼镜的中年人,已经与洱海打了15年交道。
他就是王欣泽,上海交通大学云南(大理)研究院院长、云南洱海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、大理州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指挥部水质改善工作组副组长。
扎根大理 情系洱海
王欣泽是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首席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。2007年,他跟随上海交通大学孔海南教授来到大理,投入“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”洱海项目的研究工作,在大理一干就是15年,如今已成为团队的带头人。孔海南教授曾这样评价:“如果要在洱海这个团队做带头人,要热爱洱海,要有牺牲精神。王欣泽365天有300天左右在洱海,这是相当不容易的。”
跨越千里,山海情深。15年来,王欣泽将离家千里的孤独和牵挂藏在心底,长年累月忍受着风吹日晒雨淋,日复一日重复着单调的工作。5000多个日夜的坚守,洱海湖区19条垂线38个监测点位和流域内入湖河流(含重要沟渠)62个监测断面,他的足迹早已层层叠叠,大量现场取样和分析,积累了宝贵的数据资料。无数个不眠之夜,无数次废寝忘食,他和团队聚焦流域管理、政策研究、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,形成60多项专利技术,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深度处理、入湖河流的水质改善、山地城市的雨水综合利用、湖湾的水质改善……每一项研究建议和措施都饱含心血,为洱海保护提供了持续的技术支撑。
终于,洱海Ⅱ类水月份从“十一五”期间的21个月增加到“十二五”期间的30个月,“十三五”期间洱海全湖水质实现32个月Ⅱ类,水质良好月份逐年增加。2020年,洱海湖区沉水植被面积恢复到34平方公里,湖体年均透明度上升到2.1米。王欣泽带领团队真正做到了“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,把科研做在生产实践中”。
躬行实践 不辱使命
作为一名教师,王欣泽还把课堂从教室搬到了洱海边。15年里,他依托洱海保护治理工作,通过现场实验和研究学习,传授毕生所学知识,传承严谨治学的态度和脚踏实地、勇于奉献的精神,为洱海保护治理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。他的学生中,沈剑和封吉猛博士毕业后选择留在大理继续从事洱海保护研究工作,现已成长为骨干成员。另有多名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到基层就业,将洱海保护相关经验做法应用到其他湖泊治理中。“以一个人去影响一群人,以一个团队去影响一个地域,这是身为教师才有的能量裂变和幸福感。”王欣泽说。
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,王欣泽服从组织安排,到洱源县挂职副县长两年。其间,他积极为洱源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献策献力,实现了奶牛粪便有偿收集以降低污染,为洱源县乔后镇兴坪村小学师生及400多户村民解决饮用水问题,培训全县干部和技术人员400余人次……
因工作成绩突出,王欣泽于2013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支持,2019年被评为“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”“大理最美环保人”、入选大理州首批“苍洱霞光”人才计划,2021年2月获评“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”,2021年3月获“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”。
对于荣誉,今年48岁的王欣泽说:“科学探索无止境,党和人民的肯定是对我的鼓励和鞭策,探寻湖泊保护治理的奥秘,我们永远在路上。”